声明:专注 2026年中原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相关岗位分析;专业指导面试技巧;保障就业成功概率。
平均收益:12万元/年 岗位薪酬:12-15万元/年 咨询费佣:8-10万元/岗 交易方式:分期支付 服务周期:3-12个月 最低担保金:5000元 费佣/收益 < 0.35 回本周期:<7个月 预约人数:>12人 剩余名额:<7个/岗.人 岗位类别:行政/专技/其他 学历要求:专科/本科/研究生
关注一下>>数据24小时实时更新 >>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5、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1、2、3、4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6、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1、2、3、4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7、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专业代码为125601)专业学位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1、2、3项要求。
(2)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按规定缴纳报考费,逾期不再补办。
1、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具体安排以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内容为准),每日9:00—22:00。
(2)考生报名前须认真阅读《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我校招生简章,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方准予考试。
(4)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之一或为退役大学生士兵)、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符合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可报考我校相关专业。
(5)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6)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7)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我校研究生处网站(https://yjsc.zut.edu.cn/)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2、网上确认要求
(1)网上确认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按报考点规定上传相关材料。
(3)考生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初试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报名时确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并仔细阅读报考点说明、招生单位说明等内容。《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1、初试时间
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每天8:30—11:30,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2、初试科目
12月20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或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200分)
12月20日下午:外国语(满分100分)
12月21日上午:业务课(一)(满分150分)
12月21日下午:业务课(二)(满分150分)
3、考试大纲及命题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管理类综合能力、经济类综合能力、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非法学)、法律硕士综合(法学、非法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编制;其他自命题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我校统一组织,参考书目(考试范围)详见我校招生简章。
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初试仅设管理类综合能力及外国语两个科目,考试时间为2025年12月20日。
4、特殊文具
报考设计(专业代码为135700)、设计学(专业代码为140300)专业的考生,根据创作习惯,可携带铅笔、高光笔、马克笔、勾线笔、水彩笔、彩铅笔、钢笔、尺子参加业务课二考试。不允许自带画纸,请在考点统一提供的答题纸上作答。
五、复试和调剂
1、复试形式、时间、地点、方式、成绩使用办法、组织管理等由我校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和程序将在我校研究生处和各招生学院(研究院)官网上公布。
2、我校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及各专业培养要求等情况,确定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并及时公布。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并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5、外国语听力以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6、必要时,我校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7、我校不进行破格复试。
8、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教育部有关政策执行。届时,考生可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进行调剂。
六、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由我校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具体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七、录取
1、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依照公布的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2、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学校、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3、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
4、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境)内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5、考试诚信状况是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我校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原则。严禁一切弄虚作假行为,如发现考生提供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行为,一经查证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八、学制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3年。
九、学费及奖助
学费按照河南省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0.8万元/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及学费标准详见下表。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及学费一览表
类别 | 学制(年) | 学年学费(万元) |
金融 | 3 | 0.8 |
应用统计 | 2.5 | 0.8 |
审计 | 3 | 0.8 |
法律硕士(法学) | 3 | 0.8 |
法律硕士(非法学) | 3 | 0.8 |
社会工作 | 3 | 0.8 |
知识产权 | 3 | 0.8 |
国际中文教育 | 3 | 0.8 |
翻译 | 2 | 0.8 |
新闻与传播 | 3 | 0.8 |
电子信息 | 3 | 0.8 |
机械 | 3 | 0.8 |
材料与化工 | 3 | 0.8 |
资源与环境 | 3 | 0.8 |
能源动力 | 3 | 0.8 |
土木水利 | 3 | 0.8 |
交通运输 | 3 | 0.8 |
工商管理 | 2 | 2.2 |
会计 | 3 | 0.8 |
工程管理 | 2 | 1.2 |
戏剧与影视 | 3 | 0.8 |
设计 | 3 | 0.8 |
奖助政策详见《中原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奖助管理办法》,网址为https://yjsc.zut.edu.cn/xsgz/jzgl.htm。
十、其他
1、本简章如与教育部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不同之处,按教育部文件要求执行。
2、考生可通过我校研究生处网站查阅我校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等相关招生信息,亦可直接咨询报考学院(研究院),网址为http://yjsc.zut.edu.cn/zsgz/tzgg.htm。
3、2026年国家招生计划尚未下达,研招网和我校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为我校根据2025年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招生人数拟定的招生计划。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2026年国家招生计划及各专业报考情况进行增减动态调整。
4、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研招网和研究生处网站上公布,未委托任何考研辅导机构公布。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不提供往年考研试题,不出售任何参考资料。
5、考生应诚信参加考试(含初试与复试),自觉遵守考试管理各项规定。
十一、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465
邮 编:451191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双湖经济开发区淮河路1号
联系电话:0371-62506093 67698801
纪检监督:0371-62506905
电子邮箱:yjsc@zut.edu.cn
网 址:https://yjsc.zut.edu.cn/
各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院系所名称 | 院系所代码 | 招生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001 | 李老师 | 62506783 |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002 | 张老师 | 69975756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003 | 陈老师 | 69975747 |
智能机电工程学院 | 004 | 乔老师 | 62506827 |
材料电子与储能学院 | 005 | 秦老师 | 62506861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006 | 朱老师 | 69975752 |
计算机学院 | 007 | 单老师 | 62506609 |
智慧能源与环境学院 | 008 | 窦老师 | 62506812 |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程学院 | 009 | 惠老师 | 62506904 |
智能纺织与织物电子学院 | 010 | 郭老师 | 62506972 |
艺术设计学院 | 011 | 王老师 | 62506887 |
智能服饰与服装学院 | 012 | 罗老师 | 62506141 |
新闻与数字传播学院 | 013 | 李老师 | 62506180 |
外国语学院 | 014 | 柴老师 | 62506603 |
经济管理学院 | 015 | 黄老师 | 69975776 |
MBA专线 | 67698117、62506113 |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016 | 刘老师 | 62506781 |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 | 017 | 喻老师 | 62506791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018 | 王老师 | 62578127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019 | 刘老师 | 62506865 |
人工智能学院 | 020 | 张老师 | 62506105 |
智能感知与仪器学院 | 021 | 王老师 | 62506754 |
中原工学院简介
中原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和织物电子为特色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5年,是原纺织工业部八所部属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划转河南省管理,2000年更名为中原工学院,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获批河南省博士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5年获批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设有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感知与仪器学院、智能纺织与织物电子学院、智能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智能服饰与服装学院等24个教学院(部),75个本科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3145人,其中本科生20923名,硕士研究生2218名。现有教职工1829人,其中专任教师1349人,高级职称教师624人,博士学位教师715人。其中,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领军人才9人,享受国务院、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省特聘教授、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高层次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47人次。
学校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能源动力等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等9个学科获批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智能与航空信息技术”和“纺织服装新材料及高端装备”2个学科群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智慧新能源”学科群获批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培育建设项目。
学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努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202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等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3项,一等奖32项。拥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18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5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24门,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2个,省级教学团队、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虚拟教研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等44个,通过省级教改鉴定项目22个。
学校积极探索“以赛促学,以赛促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工业设计学院获批为省级重点支持建设的设计学院。在大学生竞赛八轮总榜单中位列全国第118名,河南省第5名,全国学院类高校第1名;是连续8届夺得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最高奖的3所高校之一。2017年以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国家奖获奖总数连续四届位列河南省本科组高校第1名。2023年以来,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国家奖获奖总数连续两届位居河南省第1名,越野车组成绩全国第4名。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
学校现有金刚石高效精密锯切工具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纺织装备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智能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网络舆情监测与智能分析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智能云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4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河南省首批工业训练中心和大学科技园。入选首批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河南省专利导航基地、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多次获评“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十强十快高校”。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0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39项,年均入校科研经费超1.25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各类专利946项;发表SCI、SSCI、EI、CSSCI等收录论文1200余篇。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ESI世界前1%。
学校是河南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首批200所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之一。自2002年开始,先后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签署联合培养博士项目,与德国埃森经济应用技术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签署联合培养硕士项目,与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合作举办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合作设立中原工学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在泰国格乐大学设立海外分校——中原工学院轩辕学院。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招收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培养规模和质量逐年提升。学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是首届河南省高校交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先后获河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集体和河南省教育外事工作优秀集体。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上下正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贯彻落实“两高四着力”重要要求,围绕河南电子科技大学申报设置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工作主线,笃行实干,奋勇争先,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特色鲜明、具有一流学科的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中原工学院学术型硕士点专业一览表 | ||||
序号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代码 | 二级学科名称 |
1 | 0101 | 哲学 | 010101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010102 | 中国哲学 | |||
010103 | 外国哲学 | |||
010104 | 逻辑学 | |||
010105 | 伦理学 | |||
010106 | 美学 | |||
010107 | 宗教学 | |||
010108 | 科学技术哲学 | |||
2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020201 | 国民经济学 |
020202 | 区域经济学 | |||
020203 | 财政学 | |||
020204 | 金融学 | |||
020205 | 产业经济学 | |||
020206 | 国际贸易学 | |||
020207 | 劳动经济学 | |||
020208 | 统计学 | |||
020209 | 数量经济学 | |||
020210 | 国防经济 | |||
3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0305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030502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
03050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
030504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 |||
030506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
4 | 0802 | 机械工程 | 08020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080202 | 机械电子工程 |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080204 | 车辆工程 | |||
5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80501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080502 | 材料学 | |||
080503 | 材料加工工程 | |||
0805Z1 | 低维量子物理与材料 | |||
6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080701 | 工程热物理 |
080702 | 热能工程 | |||
080703 | 动力机械及工程 | |||
080704 | 流体机械及工程 | |||
080705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
080706 | 化工过程机械 | |||
7 | 0808 | 电气工程 | 080801 | 电机与电器 |
080802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
080803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
080804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080805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
8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081001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081002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
9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081101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081102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081103 | 系统工程 | |||
081104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
081105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
0811Z1 | 复杂系统的数学理论与技术 | |||
10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1201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081202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08120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11 | 0814 | 土木工程 | 081401 | 岩土工程 |
081402 | 结构工程 | |||
081403 | 市政工程 | |||
081404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081405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
081406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
0814Z1 | 绿色建筑环境技术 | |||
12 | 0821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082101 | 纺织工程 |
082102 |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082103 |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082104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
13 | 0839 | 网络空间安全 | * | * |
14 | 1202 | 工商管理学 | 120201 | 会计学 |
120202 | 企业管理 | |||
120203 | 旅游管理 | |||
120204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
1202Z1 | 知识产权管理 | |||
15 | 1403 | 设计学 | * | * |
1403Z1 | 传媒创意与设计学 | |||
16 | 1405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 | * |
17 | 1406 | 纳米科学与工程 | * | * |
中原工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点专业一览表 | ||||
序号 |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 专业学位领域代码 | 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
1 | 0251 | 金融 | * | * |
2 | 0252 | 应用统计 | * | * |
3 | 0351 | 法律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035102 | 法律(法学) | |||
4 | 0352 | 社会工作 | * | * |
5 | 0354 | 知识产权 | * | * |
6 | 0453 | 国际中文教育 | * | * |
7 | 0551 | 翻译 | 055101 | 英语笔译 |
8 | 0552 | 新闻与传播 | * | * |
9 | 0854 | 电子信息 | 085401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
085404 | 计算机技术 | |||
085406 | 控制工程 | |||
085410 | 人工智能 | |||
085412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
10 | 0855 | 机械 | ||
11 | 0856 | 材料与化工 | 085601 | 材料工程 |
12 | 0857 | 资源与环境 | ||
13 | 0858 | 能源动力 | 085801 | 电气工程 |
14 | 0859 | 土木水利 | 085905 | 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 |
085906 | 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 | |||
15 | 0861 | 交通运输 | ||
16 | 1251 | 工商管理 | * | * |
17 | 1253 | 会计 | * | * |
18 | 1256 | 工程管理 | 125601 | 工程管理 |
19 | 1257 | 审计 | * | * |
20 | 1354 | 戏剧与影视 | * | * |
21 | 1357 | 设计 | * | * |
原标题:中原工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文章来源:https://yz.chsi.com.cn/sch/viewZszc--infoId-3417803214,categoryId-10461451,schId-368321,mindex-12.dhtml
【2026年中原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相关岗位: